:::
新聞稿

AIA友邦人壽提未來退休生活四大問題與解方

2020年11月24日

(台北,2020年11月24日)  退休金準備的規劃各家建議紛云,但莫不以「現金為王」來總結,因此也衍生出到底需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足夠享受具品質退休人生的議題。然,退休並非僅有閒雲野鶴此種生活場景,伴隨年紀增長身體衰老,小病治療、大病住院也是退休生活定然發生的「日常」。AIA友邦人壽指出,許多民眾常以為當人生的責任與負擔減少時,就無需太高的生活花費,加上對健保制度的依賴,導致輕忽退休生活資金的準備。

AIA 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表示:2020年對於全球堪稱巨變的一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但也刺激結合科技的智慧醫療更加速發展。而在醫療科技的協助之下,治療方法變得多元,代表著人類的壽命將越活越長,退休後對擁有彈性的現金資產、醫療需求將更攀升。然健保制度長期收支不平衡,恐造成「付不起的醫療未來」之隱憂。因此,一個能於退休前協助累積資產、當生病住院後能提供彈性資金的壽險商品可成為此類問題的解方。

AIA友邦人壽指出會對未來退休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四大問題:

問題一:未來健保只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

我國健保收入與支出在2017年間出現死亡交叉,後續健保支出持續大於收入,2020年的支出約6,952億元,而收入僅6,276億元,估計往後健保支出大於收入之落差只會越來越大,勢必要調漲保費。未來健保或許只能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無法提供最頂級的醫藥服務。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甚至直言指出,民眾如果想要享受最頂級的醫藥服務,就要靠私人保險與儲蓄來負擔。

問題二:滿手健康險但醫療保障卻不足

根據今(2020)年2月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民眾持有健康險商品,從1995年平均0.4件,至2019年已增至平均3.16件。若依壽險公會身分證號碼歸戶後健康險有效契約之投保人數為分母,則至2019年每一位投保健康險之保戶平均持有健康險商品之件數為4.47件。保險的規劃是為了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然而多數民眾是用購買保單當下的需求來購買健康保險商品,但未必足以應付未來醫療支出;且可以預見未來健保自付醫療費用可能提高,若等到退休年紀才想規劃健康保險,也可能因體況惡化或年齡增加遭到拒保、或須適用較高之保險費率等問題而規劃健康保險變得較為困難,即仍可能發生未來生病住院時,需要一筆資金來填補家庭收入減少或支出疾病治療費用,民眾即使已投保各種健康保險,但醫療保障仍可能無法滿足未來的需求。

問題三:醫療科技與用藥的進步,現有的健康險規劃是否跟得上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各項推陳出新的治療方式或新藥也顛覆了許多傳統疾病治療方式;另外,預防醫學、線上醫療、以及運用AI的精準醫療不斷創新,長命百歲已不再是癡心妄想。當人可以越活越長,會發現目前為退休生活所規畫的醫療健康險保障,勢必無法順應醫療科技的進步。

問題四:輕忽醫療出院後的風險

許多疾病不一定會住院住很久,但「出院後」若想進行持續性治療、跨專科領域的諮詢、嘗試新興的醫療科技或新藥等,這些都需要金額不低的費用,也多少會對自己或家人造成經濟壓力,而這些出院後的風險,是住院醫療險保障不到的。

解方:友邦人壽增利High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 + 「醫便利醫療照護」

無論人生哪個階段,擁有令人安心且彈性的現金資產永遠是當人生遇到問題的最佳解方,對於退休生活的保障更是貼切。因此,AIA友邦人壽特推出「友邦人壽增利High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只要繳費6年,便可快速完成終身保障計畫,除了「當年度保險金額」會隨保單年度增加的設計外,被保險人之保險年齡未達六十歲,當結婚、子女出生或保單週年每滿5年時,得免附可保性證明,可申請增加基本保額,每次最多為契約生效當時基本保額的25%,累計增加總和最高為契約生效當時基本保額的100%,提供更貼切的壽險保障額度。另外,保單價值準備金也逐年遞增,穩健累積資產,讓保戶可視需要運用。且每年當「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還有機會獲得回饋分享金。若不幸身故,身故保險金、海外意外身故保險金可選擇10年或20年分期定期給付,無須繁瑣的信託流程,確保受益人生活長久安穩。

而為因應未來健保項目、健康險保額不足、出院後風險等問題,這張商品特搭配業界唯一的「醫便利醫療照護」設計,被保險人於契約有效、繳費期間屆滿且保險年齡達60歲(含)起,住院診療達7日(含)以上者,要保人得於被保險人入住醫院當日起算6個月內申請「醫便利醫療照護」免息保單借款,只需醫生證明,不再受限是否符合保險契約內所約定的疾病項目。每年限申請一次,累計申請金額以契約基本保額的50%為限,且同一被保險人於AIA友邦人壽所有保險契約之「醫便利醫療照護」累計申請總額上限為200萬元(詳細請參「醫便利醫療照護」保單借款權益公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