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保障
為您分擔因意外所成的變故
在人生的旅程中,退休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到的階段,只是早跟晚的問題。一般說來,愈是年輕的族群,對於退休的議題愈是無感,但是這卻是一個大家都必須重視且面對的事,因為到了退休時期,如果沒有事先做足夠的準備,老年生活將會過得很辛苦。
退休靠自己 有效理財補缺口
根據遠見雜誌與施羅德投資機構合作的「退休理財生活大調查」結果,有八成以上的人認同退休規劃是必須要做的事(86.4%),也是自己的責任(81.6%),但是只有不到六成的人自認了解如何進行退休理財規劃(58.1%),也有接近六成的人認為自己的退休規劃不完善(59.3%),還有一半的人認為當下的積蓄並不夠應付退休生活(53.4%),更令人擔心的是,也有一半以上的民眾沒有為退休進行投資理財(55.5%)。
在退休金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許多人會選擇延後退休或退而不休,讓原本預期要退休的時期持續有收入以支應基本生活開銷,而調查中也有37.2%的民眾比預期早退休,且其中的80.7%的退休者屬於非自願早退,例如企業的裁員、員工的汰舊換新等,這也突顯出在當代的社會環境下,沒有人可以保證能夠持續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齡(目前為65歲)。
或許有人認為工作期間有勞保和勞退年金的提撥,退休後,可以一次或按月領取老年年金過生活,但是若依勞動部2015年的統計資料,平均勞保老年年金月領僅約1.5萬元,絕對不足以支應退休後的生活;而勞保老年年金的給付標準是依照勞保的投保年資,和請領時的平均月投保薪資來計算,如果在退休前,因為勞保年資太少或是受到投保薪資額度及上限的影響,可以領到的退休金也將大幅縮水,因此,還必須自己透過自我理財規劃來累積資金以補足缺口,即早為退休規劃的行動格外重要。
對抗三風險 積極規劃免擔憂
現今的社會在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衝擊下,衍生出不少現實問題,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3年~150年)》報告,15~64歲的勞動人口將從民國105年的1,730萬人,150年將砍半至904萬人,而勞動人口扶養其他年齡族群的比例,將急速從105年的35.8%倍增到98.6%,加上平均餘命的提升,預估150年男性為81歲,女性則為87.7歲,產生「養不起的勞動社會」及「走不了的老年社會」現象。
由此看來,傳統的「養兒防老」已不符時宜,退休逐漸成為自己的問題,AIA友邦人壽建議,退休時想要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光靠積蓄、勞工退休金和勞保老年給付是絕對不夠的,還必須靠自己的即早準備,才能夠支應。
規劃完整的退休生活必須面面俱到,大家都會經歷到以下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也都有潛在的風險,必須考量進去:
(1) 財富累積期:每個人在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後,從領到第一份薪水開始,即進入財富累積期,這個時期最怕遇到失能的風險,若是因為疾病或意外而失去工作能力,便會使得收入中斷,自然無法讓財富繼續累積。
(2) 財富成長期:當工作了一段時間,也累積了一定的財富,每個人都希望財富能夠透過投資理財,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成長,這時最怕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造成市場利率波動風險過大,而讓辛苦累積的財富縮水。
(3) 財富豐收期:如果在財富有效成長的過程中,準備好一筆可供老年生活所需的退休金,但此時存在著因為醫療科技進步、平均壽命的攀升而造成的長壽風險,最令人擔心的是準備不夠,無法撐到終老。
有鑑於此,AIA友邦人壽特別推出「友邦人壽傳世金屋美元還本終身保險」,依個人預期退休時程,可彈性自選55、60、65歲等三種樂退調整年齡,以對抗做退休規劃時所擔心的三大風險。
(1) 對抗失能風險:在繳費期間,最怕因為收入中斷繳不出保費而使保單失效,「傳世金屋」在繳費期間若被保險人因為疾病或傷害,致成1~6級殘廢程度之一或重大燒燙傷時,即享有豁免保費,保障仍持續有效。
(2) 對抗市場風險:透過「傳世金屋」的規劃,以全球主流的強勢貨幣—美元作為收付貨幣,具有較佳的流通性及保值性。繳費期滿後,達到樂退調整年齡前,保單價值準備金也穩定地成長。
(3) 對抗長壽風險:繳費期滿後,自「樂退規劃日」(含)起,只要被保險人每屆保單週年日仍生存,年年給付生存保險金到保險年齡99歲,若保險年齡達100歲,還享有祝壽保險金的給付,讓退休生活沒煩惱。
退休後會過著什麼樣的退休生活,端看退休前做了哪些準備,而退休規劃是愈早開始愈輕鬆,趁年輕時有能力的時候,多為退休後的日子累積生活所需的資金,相信老年時的自己,會向曾經努力為未來準備的你說聲「謝謝」!